为展现科学岛女性科技工作者良好形象和精神品质,弘扬科学家精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后,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策划“铿锵她力量 科岛绽芳华”宣传专题,邀请一批主流媒体深入各科研单元、工研院、创新院一线工作现场,集中介绍科岛巾帼们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的奋进故事,彰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成效。

故事

中安在线|EAST科研巾帼团:为“人造太阳”聚力

发布时间:2023-03-10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内,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年来先后创造了“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等世界纪录。

[video:等所女科学家]

    EAST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科研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其中,自然少不了等离子体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她们有使命和担当、有智慧和创新、有敬业和奉献,用女性坚韧坚守的力量,在EAST物理实验一线中,脚踏实地、上下求索。

   

  袁旗平所在的团队负责EAST控制和数据采集研究,并为全所提供网络、存储、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服务。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采集频率1Hz-1GHz、通道数大于4000道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实现了EAST的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及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再到自主可控的发展。

  “目前系统比较稳定,但是面向未来聚变堆,我们还需要发展堆运行相关的稳态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实现更可靠的装置安全控制功能,并能够实现系统研发的自主可控。”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袁旗平表示。

  诊断与实验技术团队是EAST物理实验研究的“侦察队”。“我们通过发展高精尖的聚变诊断测量系统,对等离子体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张洋介绍。

  模拟与实验分析团队主要包含聚变堆物理设计研究室、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室和托卡马克物理实验研究室,她们致力于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以及相关理论预测分析,负责管理和维护本单位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为本单位及国内众多科研院所人员的理论模拟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副研究员刘晓菊是模拟与实验分析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此外,王晓洁、秦成明等所在的微波加热团队、周芷伟等所在的低温工程与技术团队,胡燕兰等所在的失超保护团队,宋士花等人所在的中性束注入团队……59位女性科研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闪耀着光芒。

  一路的摸爬滚打,她们在科研上所取得的成就都来之不易。

  误打误撞走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张洋,从上岛求学到在岛安家,已经有快20年了。“在研究的过程中渐渐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会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科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张洋表示,“对于物理研究来说,每向前一步都需要创新,因此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是一旦选择了这项事业就要为之不断奋斗。”

  对于从事科研工作快14年的袁旗平来说,科研工作不像其他行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当你沉下心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终究付出会有回报的。”

  刘晓菊感慨,“做科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要克服惰性,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女性,她们也绕不开组建家庭,生育子女。“从怀孕到请产假可能要耽误一年的时间。可是从事科研工作,一旦请假你的研究就会停滞不前。休完产假回来,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跟不上了,又要花大量时间去回顾之前的工作。同时,照顾家庭也会分去一些精力。”刘晓菊表示,这也是每个女性科研工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张洋与老公分工协作。“周一到周五,我将孩子接到办公室,他写作业,我加班。周末我加班,爱人负责照顾孩子。”

  对此,袁旗平表示,“作为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需要更多地兼顾工作和家庭,那就需要家人的支持,这样就能够让我们女性同胞们全身心投入科研。”

  科研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科研之外,她们也是一群热爱生活的女性。张洋喜欢跳舞,刘晓菊喜欢旅游。“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女博士、科研人员比较宅,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宅的人。闲暇时间,我愿意出去散步、爬山或者旅游。”刘晓菊表示。

  她们热爱生活,也热爱科研。凭着对聚变事业的满腔热爱,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一串坚定的印迹,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科技强国之梦贡献出一份坚实的力量。(记者 檀美玲 李浩)

Copyright © 2016 hfcas.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1008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1110信箱 邮编:230031电话:0551-65591245 电邮: yzxx@hfcas.ac.cn